登陆 注册

小米手环如何调时间(小米手环6怎么调时间)

友优资源网 2021-12-17 14:40:28 381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小米时间

作者| JimmyTian(酷友)

全文约5000字,阅读约需13分钟。

引言

手镯还是手表?你真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吗?

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老用户,它可能已经使用了大约10年。耐克FuelBand、Jawbone、Moto360、mi band、Apple Watch都用过。最后是mi乐队用的时间最长。

FuelBand是我们最早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是今天合格的设备。

图片来自互联网

侧面带有彩色发光二极管的硅胶手环代表您自己的移动目标。通常,该像素显示用于显示时间和下面的按钮开关功能。和现在的mi乐队很像吗?

这个手环的功能也很简单,记录运动和观看时间。今天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十年前做到这样的融合也不容易。

当时,另一个手镯,Jawbone,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没有屏幕,也没有复杂的操作逻辑。它就像一个装饰品,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手机浏览的。也像当时的第一代mi乐队。

不过,随着Moto 360的发布,我也更换了FuelBand,转向了Android Wear阵营。在使用Moto 360期间,我们还佩戴了mi乐队第一代。因为mi频段可以提供睡眠监测,可以持续近一个月,所以Moto 360只能从早上持续到晚上。

最可笑的是,由于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有时候我不知道它在后台运行什么,它可以一直运行到手表烫伤我的手腕。

陆:“你怎么突然把表摘了?”za:“妈的,我烧了手表。”陆:(这个人是不是疯了?)

然后,Apple Watch发布了,果断地从Moto 360换成了Apple Watch。

Apple Watch的功能已经成熟了很多。再加上苹果强大的动员能力,大量应用进行了原生改编,比Moto 360不得不与支付宝兜兜转转的体验要好得多。但是,仍然没有睡眠监测功能。作为一个睡眠质量差的人,我们还是需要根据睡眠测试报告来调整作息,所以暂时还是Apple Watch mi波段。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并不太需要Apple Watch的功能。最常见的功能,比如看时间,看简单的消息推送,看通话通知,双方差别不大。肥宅一年不运动几次,运动功能无所谓。mi波段也可以睡眠测试。

最重要的是:手环这么轻,戴在手上几乎感觉不到,睡着也不会有明显的异物感,几天才充一次电,这是Apple Watch做不到的。相反,mi乐队成功地“篡夺了主持人的角色”。于是我们开始戴mi band 4 NFC,Apple Watch去柜子里吃骨灰。

这是另一集。第一代小米手表也尝试过。和Moto 360体验一样糟糕。卡顿热还没退。真的有点拖后腿。

因此,我对购买手镯和手表的看法是:

如果你正在寻找大屏幕和高信息密度的阅读通知,那么选择智能手表,但要在电池寿命和佩戴舒适性上做出一些妥协。

如果你不需要看很多字,只是想保存健康记录,这款手环在佩戴舒适的同时,还能提供简单的手表功能,电池续航时间也更长。

关于传感器

对于mi band,一个没有太大伤害的替换设备,我认为:

* *只要传感器升级了,就值得换* *。

对我来说,我们更注重手环的健康记录和跟踪,所以只要升级传感器,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健康数据,再升级几百块也是值得的。

从mi频段的4 NFC到mi频段的5 NFC更新了陀螺仪和IR PPG(仅支持5 NFC),带来了更精确的心率检测和睡眠监测。

因为我们最初用它来做健康测试,所以直接采用了“激进模式”:

24小时心率检测全开启,检测频率1分钟,辅助睡眠检测开启。

左侧设置为mi频段6。

mi band 6的设置直接有“鸡血模式”,从1分钟间隔变为连续监测,所以也支持异常心跳检测。通过精确的心率检测,从5 NFC开始增加了快速眼动期检测(梦产生的阶段)。

具体实现原理未知,猜测可能是我们利用了睡眠时心率的变化,但记录下来的结果与我们实际的梦境体验非常接近。例如,当早上从噩梦中醒来时,在图表上醒来前几分钟会有一个快速眼动区。

关于心率

如今,光电心率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其实非常准确(医院里的指夹心率血氧仪其实就是PPG)。在心室颤动等特殊情况下,心率和心电图(俗称心电图)数据没有区别。

检测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血管在收缩和舒张时会发生轻微的变化。PPG传感器的原理是将一束光送入皮肤,然后通过高精度的亮度传感器接收这种细微的变化,从而推导出心跳。

如图所示,它是PPG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其中波形的每一次波动都代表着我们心脏的一次跳动,从峰值和峰值之间的时间差可以推导出当前的心率。(一般来说,峰值出现在R波的后期)

同样,心跳异常的检测也是利用算法根据血流的变化来判断心跳是否异常。根据华米科技与北京大学医院的合作研究结果,PPG判断房颤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3%。[1]

如果没有传感器,请在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打开手机的视频模式,打开闪光灯,将手指靠近摄像头。你也可以看到这个细微的变化。每一次明暗交替都代表着你自己的生命力。这也是一些手机软件用摄像头测量心率的原理。

事实上,根据实验,对于健康人来说,单纯的心率数据和处方心电图没有太大的区别,2 ~ 3 Bpm基本可以视为检测误差。

(虽然原理相同,但对于未经医疗器械认证的设备,所得结果仅供参考,不应作为诊断依据。)

关于血氧

其实,血氧也是健康检查的重要内容。血氧饱和度可用于评估睡眠期间的呼吸质量,并检测睡眠呼吸暂停。运动时还可以评估自己的运动状态,调整运动强度,提高运动效率。但实现对传感器和算法的要求更高,最近两三年才投入到智能可穿戴设备中。

血氧检测分为有创检测和无创检测。先说侵入性检测。

如果医生认为你有呼吸衰竭、代谢紊乱、酸碱失衡等。,他会分析你的血气。

血气分析会用血气分析仪获取血浆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压,从而评估你的状态。

你还记得这是一个侵入性测试吗?血气分析需要取动脉血进行分析。相比取静脉血,一点都不疼,而且长时间检测不出来,所以需要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2]

生物学小知识:人体内的氧气主要由红细胞运输,其中血红蛋白负责与氧气结合。

血红蛋白主要有两种形式:含氧分子的氧合血红蛋白和不含氧分子的脱氧血红蛋白。

只要得到血红蛋白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总数,就可以得到毛细血管中的氧饱和度。

那么如何测量氧合血红蛋白呢?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蛋白质也不例外。

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摩尔吸收系数* *

摩尔吸光度(系数)是测量化学物质吸收的特定波长光强度的测量单位。这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两种血红蛋白吸光度的差异来区分这两种血红蛋白的数量。

观察图很容易获得。在650纳米波长即红光的条件下,脱氧血红蛋白比氧合血红蛋白吸收更多的红光。在880纳米的波长,即红外光,氧合血红蛋白比脱氧血红蛋白吸收更多的红外光。

因此,只要在不同的波段测量光的吸光度,就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的含量。[3]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模型,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结果,设计了越来越复杂的校准和预测算法。一些高端传感器甚至引入了几种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提高检测精度。

这种使用光谱方法的检测方法在应用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透射型和反射型。

透射型从皮肤的一侧穿透到另一侧,如医院氧气夹。从手指的一侧发射光,然后通过人体从另一个传感器接收剩余的光。

反射是当今可穿戴设备的主要解决方案。光传感器与发光LED在同一侧,通过接收人体反射的光来测量。

与透射方案相比,反射方案的精度略低,但足以满足日常生活。

所以红外LED的引入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精度,还引入了血氧等功能。

有了不带红外滤光片的摄像头,就可以捕捉到红外LED发出的红外光。

Mi band 5 NFC版首次为PPG推出IR LED,发布会前拆封的固件中包含了血氧检测的内容。也就是说,小米团队可能正计划在mi band 5 NFC中发布血氧测试功能。然而,由于算法不成熟或其他原因,该功能最终无法使用。(牙膏不能一次挤完(雾)

后来在我们的实验中,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都没有拍到工作时的红外LED,所以mi band 5 NFC的红外LED最终可能不会在PPG工艺中实际使用。(也可能是我们的检测方法不对。图的左侧显示了mi波段5)

让我们回顾一下mi band 6:

Mi band 6 NFC版应该采用三组led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绿光、红光和红外光。在摄像头下,可以拍摄到红色和红外led交替闪烁的画面。

因此...军情五处的红外发光二极管...也许它已经被开发团队遗忘了...(我们发现什么可怕的东西了吗)

体验

谈了很多传感器升级,终于可以看看外观了。

先来看看这个有争议的屏幕,和很多其他人的图片不一样。其实用肉眼看,从左到右是对称的(看起来不对称主要是因为反射),但从上到下是不对称的。但是除非你使用背景明亮的表盘,否则你通常不会有任何感觉。

和mi band 5 *相比,同样音量下分辨率和PPI都有提升,看东西也好很多。

*严格来说,mi band 6比cm^3大0.37。

在侧光的情况下,可以看到实际显示面积的差异。

不能在一页上显示的内容现在可以在一页上显示了!而且随着处理器和内存的升级,动画感觉更加流畅。

不得不说,展示面积的增加带来的清爽感还是很让人愉悦的。

因为我们手边没有血氧计,所以我们采用窒息法...以限制呼吸速度来测量血氧的变化趋势。(在口鼻处放一个穿孔的食品级塑料袋呼吸,让一些新鲜空的空气进入,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要模仿危险动作)

限制呼吸2分钟后,血氧逐渐下降,心率逐渐升高。最后血氧浓度降至90%左右,心率接近95 BPM。正常呼吸约2分钟后,血氧和心率基本恢复正常。

由于增加了血氧测试,mi band 6还可以帮助您在睡眠时检查睡眠呼吸质量。

不过目前这个功能似乎还比较初级,没有其他提示只会给你打分,但毕竟是Beta版。...

奇怪的是,为了衡量睡眠呼吸的质量,很明显在睡眠时有连续的血氧测试,但App中的血氧数据图表不会显示。也许只是目前的软件Bug。

对于我来说,门禁卡和闪付功能其实是不用的,但是NFC版本有一点爱同学,控制家电比较方便,所以直接就是NFC版本。没有实体回车键,全屏手势其实并不难学。如果你用过手机,可以直接无缝连接。唯一有点不好的是,在主页上左右滑动进入快捷功能时,无法快速返回主页。滑多了有点不舒服。

前五代和第六代充电没有区别,测试后可以通用。这里有一个吐槽:

这种磁充电头磁力太强,导线本身没有设计自愈保险丝。通常是插在分电器上。磁充电头经常会自己吸上一些金属物体,然后在晚上0: 00直接安装一个大的电牛,直到接口发热,被我们发现后才会停下来,直到被拉出来。因为电流本身不大(电线细),安全风险比较小,但有保险总比没有好。

大概也是因为屏幕显示面积的增加,这一代mi band会像Apple Watch一样躺在那里显示充电时的时间(不是一直开着的),周围一圈会显示充电进度,充电还是很快的,一个小时左右就会充满。

这一代mi band的电池容量与上一代相同,但由于增加了大量新功能,电池寿命也有所下降。在鸡血模式下,24小时断电19%,但两三周充电完全可以接受。每天洗澡前都会充上电,洗完澡回来就饱了,基本没有用电焦虑。

mi band 6的腕带感觉比上一代有点硬。根据测量结果,厚度约为0.1毫米。可能是因为黑色版本使用了一些抗菌材料(只有黑色的有)。

然后腕带扣的倒角变成了金色,据说只有NFC版本才有。我不是为了对比才买的普通版。

尾巴

体验了这么多设备,对于我们来说,发现自己并不太在意“收到通知”。很多时候,手机是肉眼可见的,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必要看。但是,长期贴身的健康检查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功能,mi band正好做到了这一点。

目前,Apple Watch仍然是功能最全的智能手表。得益于苹果的生态、丰富的传感器和强大的处理器,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体验。有了像AutoSleep这样的软件,你还可以得到详细的睡眠报告。为此,你必须在三天内接受更大的体积和两项费用。

Mi乐队用了一个轻的想法:很小,很轻,即使戴久了,也没有负担。虽然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但也就这些了,还挺好用的。无论是规律运动、健康还是“看东西”焦虑,* *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法。

想必看到这个之后,你大概就知道是需要手镯还是手表了。

记不记得开头那句话:“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有人说mi乐队6是mi乐队的“毕业作品”,但我们不这么认为。

Mi频段远非完美:心电传感器、自动亮度等级、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流畅的界面、更完美的屏幕等等。

由于目前的技术原因和成本原因,一两代可能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但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小米愿意继续更新迭代,总会有办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解决问题。

毕业不一定要跳级。* *:我一个同学每隔几分钟看一次时间,不看就极度焦虑。

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酷安立场

不容错过